桂林城内的袖珍名山独秀峰蓬莱海市
桂林城区内有许多净高不足百米的小山,如叠彩山、伏波山、象山、独秀峰。这些小山不仅自然风光秀美,而且人文遗迹丰富,是了解桂林历史的重要窗口。而在这些小山中,独秀峰由于处在靖江王城之中,占尽天时地利人和,仅摩崖石刻即达余处,可谓是承载了厚重文化历史的袖珍名山。
颜延之雕像独秀峰南侧,紧挨靖江王府的北墙,新建了一尊颜延之的铜像。颜延之,南北朝南朝刘宋时期人,曾任始安(今桂林)太守。
读书岩颜延之铜像面对的独秀峰崖下,有一天然凹陷,宛若敞厅,厅内有一深邃入地的天然石洞,这就是当年颜延之读书的地方。史载,颜延之在桂林作太守的时候,每每在空闲之余来此厅洞中读书,并为官宦子弟开蒙讲读,被公认为桂林文教之风的开创者,他读书的这处岩洞被后世称之为“读书岩”。
“桂林山水甲天下”刻石“读书岩”上面的崖壁除了篆体的“宋颜公读书处”刻石外,还镶嵌着一块诗碑,上镌两首七律,作者是时任广南西路提点刑狱的王正功,赋诗的时间是南宋嘉泰元年(年)。其中第二首的第一句即为“桂林山水甲天下,玉碧罗青意可参。”是迄今为止“桂林山水甲天下”一语的最早出处。如果该碑刻的镌刻时间与诗文写作时间相距不远,那么该碑刻应该有年左右的时间了。但从该碑刻字迹依然清晰,漫漶程度非常低的情况看,该碑刻应为后世补刻,不可能是原碑。
吕愿忠诗刻石“桂林山水甲天下”诗碑旁边还刻着另一首诗:“洞口微云恣卷舒,石岩相对一蘧庐。赋才晋宋多夷旷,好景古今难贮储。茗碗已惊浮雪浪,斋厨俄听响鲸鱼。子云识字终何用,且读人间未见书。”很明显,“鱼”字不在韵上,难道“鱼”字还有另外一个读音不成?这首诗的作者是时任靖江(今桂林)知府、广西经略安抚使吕愿忠,时间是南宋绍兴二十四年(年)。
“南天一柱”刻石从独秀峰下逆时针东行,仰头可见独秀峰字体最大的刻石“南天一柱”。细心的游客一定会发现,“南天一柱”的作者黄国材在桂林许多名胜古迹都留有墨宝,如七星公园普陀山上的“玉笋参天”、象山公园云峰寺中的“放生池”、昭平马滩的“做好人行好事”等等,七星公园里甚至还可以看到他的散文《刘仙岩记》。查《清史稿》得知,黄国材为雍亲王胤禛的家奴,在康熙朝即为福建巡抚。胤禛取得帝位以后,黄国材更是平步青云,历任工部、兵部尚书。说到黄国材,还一定要说到台湾的西瓜。在清雍正以前,台湾是不产西瓜的,正是由于黄国材的奏请,才使雍正帝将西瓜种子赏赐给了台湾,让台湾人品尝到了西瓜的美味。因此说,台湾人今天能够吃到西瓜,首先要感谢的,就是这位黄大人。
仰止亭继续东行,进入眼目的是一座六角单檐攒尖顶小亭。亭额为“仰止亭”,亭联为“小筑正宜邀月到;古人不见仰山高”,亭内立廖承志题写的“中山长在”石碑。仰止亭始建于年,是为纪念孙中山在桂林的革命活动而建立的纪念亭。该亭在抗战期间被毁,现存建筑为年重建。年12月至年4月,时任国民政府非常大总统的孙中山曾经来到桂林,并将北伐大本营和大总统行辕设立在靖江王府内。
“紫袍金带”刻石过仰止亭,崖壁高处又现出一处大幅石刻“紫袍金带”,落款是“道光二十五年,华亭张祥河”。张祥河为清嘉庆二十五年(年)进士,曾任广西布政使、陕西巡抚、左都御史、工部尚书。其在广西任职期间,提倡风雅,在公务之余遍游桂林名胜,著有吟咏桂林名胜古迹的诗集《桂胜集》。张祥河书、画俱工,其绘制的《桂林名胜诗画图》长卷,将桂林18处名胜融于一图,并以诗文相配,图文并茂,非常难得。
月牙池独秀峰东有一半月形水池,称“月牙池”。月牙池因泉而得,始凿于明朝建设靖江王府时期,为王府后花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民国年间,在池中添建方岛、八角攒尖顶小亭和曲桥。
中山纪念塔池畔有一座三棱形纪念塔,三面塔身上分镌“中山不死”、“主义常新”大字和《总理遗嘱》全文。该纪念塔和仰止亭同年建造。
“廉泉”刻石独秀峰东麓面向月牙池的崖壁上,有“廉泉”两字刻石,落款为“古闽陈向元”。这里所说的“廉泉”就是月牙池供水的来源。题写者陈向元为福建闽侯人,毕业于保定军官学校,官至中将旅长;抗战爆发后,一度随白崇禧部对日作战;旋即离开军界到香港创办《天文台报》,并成为带引号的战略预言家和国民外交家,进而成为20世纪中叶全球华人圈内的一道奇怪风景。
朱荫龙诗刻石过“廉泉”刻石不远,崖壁上可见一处字体非常独特的刻石。刻石是一首诗,作者叫朱荫龙,诗题为《续独秀峰题壁》。在网上搜索了一下知道,这朱荫龙是靖王后裔,少有文名,擅考据,工诗文,尤长于词,与柳亚子等人过从甚密,有“桂林才子”之誉,有《朱荫龙诗文集》刊行。
“地寿”刻石来独秀峰之前即了解到,独秀峰众多刻石中有三个“寿”字,分别位于山脚、山腰和山顶,合称“天地人寿”。正寻思游了半天怎么一个寿字也没看到时,猛然发现左手边山根处现出一个大大的隶书“寿”字。相传,独秀峰自古即为求福求寿的宝地,整座山体上刻有多个“寿”字或“福”字,南宋高宗赵构还曾经将独秀峰赐名为“福寿山”。眼前的这个寿字应该是“地寿”,其它二寿需要继续寻找。
“卓然独立天地间”刻石绕过一处提示有落石的危险区,终于看到了登山的石阶路入口。走了没有几步,即看到了“卓然独立天地间”刻石。该刻石是独秀峰非常有名的一处刻石,题写者是民国年间的吴迈。文如其人,吴迈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卓然独立”于“天地间”的传奇式人物。吴迈是江西余江人,晚清秀才,曾任北伐军第五军政治部主任兼军法处长。辞去军职后,成为执业律师。吴迈性格耿直,疾恶如仇,每每发声指陈时弊,宣传抗日主张,被当时的新闻界称为“火镖律师”、“吴大炮”,让蒋介石都非常头疼;全面抗战爆发前,被国民党特务暗杀于新加坡。
邹鲁刻石独秀峰净高只有60多米,但登山道路却有几分险峻,加之雨天路滑,走不上几十个台阶,已经是气喘吁吁、雨汗夹背。在一处不甚清晰的刻石旁停下休息,经仔细辨认,方知这是国民党元老邹鲁在年留下的一首题壁诗:“独秀峰头立,群山一望中。崚嶒皆拔地,环拱似朝宗。特立宁孤德,岿然自众崇。天南柱石在,突兀撑青穹。”这首诗貌似写景,但“天南柱石在,突兀撑青穹。”之句似有将抗日之希望寄托于已经西迁重庆的国民政府身上之意。
允升门继续向上攀行,道路上出现一座三滴水式坊门——允升门,走到近前可见门两侧有联:“层阶连碧宇;景色醉诗魂”。大旅行家徐霞客在他的《徐霞客游记》中详细地记载了他五次意欲攀登独秀峰,但都因种种原因而未实现的无奈。从徐霞客已经游览了月牙池、太平岩的情况看,他被阻的地方应该就是在允升门。独秀峰作为靖王府的“私山”,用王权成功阻挡了徐霞客的登山之路,却也让独秀峰失去了一个被大旅行家写入游记、美名远扬的绝好机会。
“秀夺群峰”刻石“秀夺群峰”镌刻于清康熙五十年(年),题写者是黄山王豫。关于这个王豫为何方人士,不同文章有不同记述,但多认为此王豫为浙江长兴人。明明为浙江长兴人,为什么要自署“黄山”人?此一疑。该王豫出生于清康熙三十七年(年),题字时应该只有13岁,应为不可,此二疑。此外,该刻石绝大部分石面保存完好,惟有王豫名字处有明显破损,应是人为所致,内中款曲不得而知。
查淳诗刻石时任平乐府(府治在今桂林平乐县)知府查淳在清乾隆五十一年(年)的题壁诗有多处破损,以至于整首诗难以卒读。查淳为满族人,其在历史上留下的另一处痕迹是灵渠铧嘴的“湘漓分派”碑刻。查淳的父亲在广西做官时,即有意探寻湘江和漓江的关系,但所愿未能实现。乾隆五十八年(年),查淳经过艰苦寻访,终于确定了湘江和漓江分离的位置,并竖立起“湘漓分派”碑,完成了父亲的夙愿。
阿勒清阿刻石对面有人下来,我侧身让路,就势停下来喘口气。旁边崖壁上是一副对联“烟景纵观开眼界;峰峦直峙近云天”。听这口气,应该是离峰顶不远了。这副对联的题写者是时任广西按察使阿勒清阿。阿勒清阿为满人,清道光十二年(年)任广西按察使,此后还担任过广东布政使、热河都统、刑部尚书。
“天寿”刻石咬牙继续往上爬,没走几步,一个大大的“寿”字出现在眼前,这应该是那个“天寿”。这个寿字由几位来自湖南的信士在清光绪二十七年(年)镌刻。与其它题壁多由官员主持完成不同,这个寿字由来自民间的力量完成,因此镌刻水平非常一般。由于这个寿字恰好处在游人触手可及的地方,加之又是非常吉利的寿字,因此受到不少人的抚摸,让整个字面油亮油亮的。
文昌阁上面又有人下来,内衣已经被汗水完全打湿的我忍不住问:快到了吧?那位先生看看我,没说话,点点头。紧走几步,抬头看时,已经可以看到“文昌阁”的匾额。文昌阁又叫魁星阁,六角重檐攒尖顶,是独秀峰最高点的最重要建筑。阁内奎星左手里的斗还在,但右手里的笔不知道被谁窃为了纪念品。
“凌霄”刻石“凌霄”二字刻石是峰顶最显眼的刻石,题刻时间是清光绪光绪二十四年(年),两位题写者均名不见经传。
薄雾笼罩中的桂林城桂林主城区几乎没有高层建筑,因此站在独秀峰顶可以一览全城美景。可惜的是,当天阴云密布,整座城市被笼罩在薄雾之中。
“人寿”原路返回,迎面而来的游人开始多起来,不时要停下“错车”。从独秀峰上下来,继续逆时针围着独秀峰绕行,终于看到了半山腰上的红色“寿”字,也就是那个“人寿”。据《桂林府志》记载,清光绪二十一年(年),时逢慈禧太后60大寿,广西巡抚张联桂煞费苦心,将独秀峰太平岩中的60甲子神像拓成拓片作为寿礼敬献给慈禧太后。老佛爷颇为中意,遂书写了一个寿字赏赐给张联桂,予以嘉奖。张联桂受宠若惊,随即命人将这个寿字镌刻在独秀峰显眼处,以示“后”恩浩荡。
“立马铭”刻石“人寿”刻石旁边不远,有一处三行隶书刻石,读出来竟然是“汉将军飞率精卒万人大破贼首张郃于八濛山立马勒铭”。这不是著名的张飞“立马铭”吗?刻石上还有上百字的跋语,应该是记述将“立马铭”翻刻到独秀峰缘由的文字,但因距离比较远,无法确切辨识。“立马铭”相传为张飞用他的丈八蛇矛所镌,但其在四川渠县八濛山的原刻已经不存;陕西岐山、重庆云阳、四川阆中的翻刻版在文字内容和格式上都略有差异。一般认为,所谓的“立马铭”不可能是张飞留下的刻石,当为明、清好事者伪托。
太平岩紧邻“立马铭”,是独秀峰的一处神秘所在——太平岩。太平岩是一座天然岩洞,因第七代靖江王朱邦苧在洞中发现过一枚北宋“太平通宝”而得名“太平岩”。洞门口有一副楹联“入洞朝星悟人生真谛;归家省道学易理妙机”。史载,历代靖江王均把太平岩作为参禅悟道之所。洞中除供奉玄武大帝之外,还在洞壁上线刻了六十甲子神像,让整座洞府充满了灵异色彩。六十甲子神又称岁神、太岁,既是星辰名,又是中国民间奉祀的神祗。
“峨峨郛邑间”刻石太平岩东崖壁上有上下相叠的两处刻石,上为“仰之弥高”,落款是“台山陈氏征德”;下为“峨峨郛邑间”,落款是“福州梁章钜”。“台山陈氏征德”没有查到相关资料,“福州梁章钜”却是个颇有声名的人物。梁章钜为福建福州人,清嘉庆七年(年)进士,任广西巡抚时积极配合钦差大臣林则徐查禁鸦片,是第一个向朝廷提出以“收香港为首务”的督抚。梁章钜题写的这句诗是颜延之赞美独秀峰诗作中的一句,其前句为“未若独秀者”。在百度上搜索,只查得这首诗的这两句。从时间上看,颜延之的这首诗应该是有关独秀峰诗作的最早作品。
孔子画像再次来到读书岩旁,发现诸多题刻旁边还有一幅线刻孔子画像,刻画时间是元至正五年(年)。该画像出自桂林本地画家丁方钟之手,是不太多见的孔子“司寇式”。在流传于世的孔子画像中,有帝王式、司寇式、布衣式和学者式等多种,孔庙大成殿中的多为衮服冕旒的帝王式,学宫、贡院中的多为宽袍大袖的学者式。孔子曾经短暂地担任过鲁国的大司寇,这是他为数不多的从政经历。
独秀峰在薄雾细雨中结束对独秀峰的游览,临别时甚至有些伤感。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23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