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文化灵渠开拓国家统一先河大工程山水间
位于桂林北部的兴安县境内,一条穿越多年时光的古老运河静静流淌,与周围秀美的山水美景交相呼应。如果没有岸边沧桑的古树、斑驳的石碑,人们似乎很难将这份柔美与其承载的厚重历史和重要使命联系起来。
灵渠是一条长不过35公里、宽约10米、水深5米的小水渠,却被誉为开拓中华民族历史上国家统一先河的大工程。古往今来,无数的水利专家和学者,以及文人墨客来到这里,惊叹于它的奇巧,写下赞美的诗句。
这是一条怎样的人工运河?为何被世人所津津乐道?又缘何穿越千年却历久弥新?——置身灵渠,一切皆有答案。
灵渠已被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资料图片)
一条贯通湘漓的“天道”
“凿开山岭引湘波,上去昭回不较多。无限鹊临桥畔立,适来天道过天河。”——这是唐代诗人胡曾写下的诗句,把贯通湘江和漓江的灵渠比喻为“天道”。
灵渠位于桂林兴安县,地处自古就被视为楚越要津的“湘桂走廊”,漓江和湘江发源于此。湘江是长江的支流,向北流去;而漓江是珠江的支流,向南流去。
在灵渠修建以前,人们或许不曾想到,这两条素未谋面的河流会“亲密携手”,用潺潺的流水,推动着中原与南疆的长久融合,为中华民族的大统一写下了重要的一笔。
据史料记载,公元前年,秦始皇统一中原六国后,将目光投向了岭南的大片疆土。他要开拓岭南。一声令下,50万大军挥师南下。但是,素来战无不胜的秦军,这场仗打得十分艰难。因为百越部落西瓯人非常熟悉山高林密、河谷交错的复杂地形,善于跋山涉水反击秦军,加上秦军又受到粮草供给困难的牵制,一时进退两难。
如何在岭南的山水间打通运输通道,成为秦军的一大难题。这时,一名叫“禄”的人大胆建议:在湘水和漓江之间修建一条人工运河,就此打通长江和珠江水系,让秦国船队把物资和兵员走水路从北方一直运达南方战场前线。于是,秦始皇派兵十万劈山凿渠。那是一个铺天盖地的“人海战术”。没有炸药开山,没有先进的工具,只靠铁凿敲打,吆喝声惊天动地,慢慢地,山在变薄,坝在增高……在经历了几个寒暑之后,灵渠修建大功告成。
公元前年,即灵渠凿成通航的当年,秦兵就攻克岭南,随即设立桂林、象郡、南海三郡,将岭南正式纳入秦王朝的版图,形成了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的国家。
在申遗过程中,兴安县对灵渠周边环境进行综合整治,如今的灵渠焕然一新。(兴安县申遗办供图)
一个备受瞩目的旷世“奇迹”
灵渠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人工运河之一,是与四川的都江堰、陕西的郑国渠齐名的中国古代三大水利工程之一。同时它还是首条山区越岭运河,也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船闸(陡门)的运河,有“世界船闸之父”的美誉。年,灵渠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年、年灵渠两次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年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成为广西首个世界灌溉工程遗产项目。年2月,灵渠又被评为第四批国家水情教育基地……一个又一个“光环”,印证着这条千年古渠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
灵渠之所以备受瞩目,不仅在于它克服复杂地质结构的浩大工程量,还体现在其选址合理、设计精巧的建造构思。正如南宋范成大所言:“治水巧妙,莫如灵渠者。”古往今来,无数建筑学家对灵渠工程进行考究后认为,灵渠的设计从一开始就显示出它的系统性、科学性与合理性。
据史料记载,灵渠最早由秦代史禄开凿建成,后经过汉代马援将军的疏浚修复。到了唐代,又先后经过了李渤修建铧嘴、设立陡门,鱼孟威进一步做了巩固修复和提升改造。正是由于中国古代历史上多个时期都对灵渠进行了科学有效的修缮和维护工作,才保证了灵渠能够历久弥新,使得其使用价值在历史长河中得到了充分体现,福泽后世多年。
灵渠工程分为枢纽和渠系两大部分。枢纽部分包括大小天平,即人字坝和铧嘴,作为分水、导水的建筑,南北两陡作为引水进渠的设施。如此精巧的构造,使得海洋河经过铧嘴的劈分和大小天平的截流,出现了“三分向南入漓水,七分向北归湘江”的格局。渠系部分包括南北渠及附属建筑物,与枢纽部分相互配套,使得湘水、漓水有分有合,相得益彰。
不仅如此,建筑学家们经过考究还发现,灵渠修建工程的工艺也极其细致精巧,精细到每一块石头的打磨、石头与石头之间石缝的填补,加上各朝各代对灵渠的精心维护,这也正是灵渠为什么能够坚固屹立多年而不倒的原因。
兴安千年古灵渠举行传统的开闸仪式,再现当年辉煌。李凯摄
一场全力以赴的守护行动
如今,当你走进灵渠,古砖筑起的堤坝依然牢固如初;乘上游船“浮舟过岭”,千百年前这里千帆过境、百舸争流的热闹景象仿佛重现眼前……
流淌多年的灵渠,为何至今依然充满生机?这离不开桂林不断延续的“守护行动”。
多年来,各级领导相继对灵渠的保护和提升工作给予高度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83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