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一座山,曾是太平天国的战场,如今成为
桂林有着万年的历史,从古到今,凭借硬实力“桂林山水甲天下”闻名于世。在桂林市内,就有这么一座山,见证了桂林的沧桑岁月。这座山,不光有传奇的神话故事,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事件,曾经的太平天国运动,就在这里进行了一场战斗,耗时30余天。如今,这里还留着当时的战斗遗物,又由于此山有着独特的地形外貌,还成为了桂林的城徽和标志。
这座山就是大家津津乐道的象鼻山,因酷似象鼻而得名,成为市内著名的景点。自从年这里承办央视春晚分会场后,更是摇身一变,成为了国家5A级景区。
由于象鼻山这种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附近集旅行社、酒店、美食街等,也就成为了很多游客到达桂林入住的首先地方。作为桂林的一个地标,一个酷似大象站在河边喝水的地方,相信谁都不会错过。
关于象鼻山的来历,有一段曲折而传奇的神话故事,在此不作描述,个人认为可能就是为了应景,觉得它更加有趣。但那酷似象鼻子的石洞确实非常逼真,让人印象深刻,不得不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像人工开凿出来的一样,一只大象的鼻子正伸入河中咕噜咕噜地喝水。
其实它原名并不叫象鼻山,而是漓山,估计是坐落在漓江岸边的缘故,故有此名,但何时更名为象鼻山,不得而知,但更名后,更加的形象,能达到过目不忘的境界,其实这样也挺好的。
那个长长的鼻子伸入河中,形成了一个洞口,这洞口有一个非常优雅的名字——水月洞。一听就是极具诗意的地方,据说每当月明之夜,平静的江面就能呈现“水底有明月,水上明白浮,水流月不去,月去水还流”的景象。如果透过洞口看月,那又是另外一番绝妙意境。想想在月朗的夜空下,邀约朋友或爱人再此共饮月色,绝对会诗兴大发,展现一下自己的才华。
洞中还有石刻,算是古代文化传承的一种方式与载体,流传至今,让更多人知道这不平凡的地方。其中一块就有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记载,当年洪秀全带兵攻打桂林,想想他还是挺厉害的,只可惜太平天国最终失败。如今,多年过去了,这里的石刻上留下了一段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文章。
走过桃花江上的一座平桥来到象鼻山,拾阶而上,就来到了象鼻山山顶。站在这里,就可以观赏桂林的山水与市容,作为一座三线城市,并没有什么引人注目的高楼大厦,反而是那山,成为了桂林最高的“摩天大楼”。
在山顶的绿树丛中耸立着一座塔,此塔没什么特别之处,近看更没有可看的亮点,倒像一座香炉似的,仔细一看,又像一个宝瓶,耸立在这里。据说当年洪秀全就曾在这四周架设大炮攻打桂林城30多天,看来还是一个有着军事要地的地方。
从另一侧面下山,半山腰有一个对穿洞口,因酷似大象的眼睛,叫其象眼岩。它一边可眺望秀丽的江面风光,看船来船往,一边可观赏繁忙的市区巷道,看车水马龙。感觉它就是一处天生的瞭望台,来到这里,可纳凉、避风、躲雨、观景……真是一双大大的“眼睛”,可洞察桂林的山山水水。
山脚边的云峰寺,可不简单。据说唐代鉴真和尚五次东渡日本失败后来此居住,对这里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经过一年对桂林山水的吸收,当他再次东渡日本时,却成功了。
谁能想到,又过了多年以后,这里成为了太平军的前沿阵地,成为了太平天国的指挥所。洪秀全坐镇这里,攻打桂林城,打得当时的清朝衙门满目疮痍,官兵哭爹喊娘,要不是洪秀全挥师北上,可能当时的桂林城就被攻陷了。
如今,在云峰寺里,有着太平天国的陈列馆,完好的记载了这次历史事件,包括当时使用过的战旗、武器和炮弹。
这就是象鼻山,桂林的标志,有着美丽的神话传说,有着一段鲜为人知的太平天国故事。在这象鼻山上,见证了当年太平军的有勇有谋,他们在撤退时还使用鞭炮草人作掩护,这样的场景大家是不是经常在电视剧里看到呢?
如今,象鼻山这种独特的地形外貌,成为了桂林的城徽,虽然有人对景区颇有些争议或者不满,但相信它会越来越好,成为游客喜欢的景点之一。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93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