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向变了,觉醒之书登上畅销榜丨关注世
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刘豫陆欣楠/文邹财麟/图
编者按:
在较快的生活节奏下,不少年轻人通过阅读疗愈心灵。近年来,各类书籍报告显示,非虚构文学榜单几乎是心理自助类图书的天下。一本心理学童话《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在国内出版短短2年时间,已达到万册的销量,当之无愧地稳坐畅销书宝座。人们为什么开始偏爱心理咨询类书籍?这类书籍几年间发生了什么变化?它能治愈你的各种“现代病”吗?
========================================================
最近,当你走进书店时会发现,心理学相关的“觉醒之书”大多被摆放在显著的位置。这类曾经被视为“小众”的书籍,为何忽然成了畅销书?这些学术类的“心灵鸡汤”,真的有营养吗?当人们选择通过阅读这些书籍疗愈自己时,他们得到了什么?
近些年心理学书籍畅销
《年图书零售市场年度报告》显示,非虚构文学榜单几乎是心理自助类图书的天下,连续2年占据榜首的是英国作家罗伯特·戴博德的心理治愈系作品《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购买它的绝大多数是成年人。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近日,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走进南宁市青秀区的一家书店,当有读者要找《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一书时,店员只听到“蛤蟆”二字便脱口而出回应:“这是本畅销书,很多人都买。”
在南宁市民族大道上的一家书店里,店员表示《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一书早已售空,另外一本心理学书籍《被拒绝的勇气》也是目前热销的心理学书籍。记者看到,摆在这本书旁边的,还有各色的心理学书籍,如《我有一只叫抑郁症的黑狗》《掌握饥饿,拒绝焦虑》《内向者优势》《慢一点也没关系》等,这些书籍的内容均以缓解焦虑为主题。
随后,记者走访了新华书店、漓江书院、西西弗书店等几家大型书店,书柜里的各类心理读物吸引了不少市民的选购。在书店的阅读区域,也有不少读者在此阅读此类书籍。记者了解到,这些读者大多为工作压力较大、急需提升自身素质的白领。
市民在挑选心理学类书籍。
读者开始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60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