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治国理政纪事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
◆新发展理念需要进一步贯彻落实、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成效并不稳固、依法推进环境保护存在薄弱环节、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亟需加强……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必须继续加大生态环境治理力度,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促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进行全面谋划
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引领美丽中国建设
文丨《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高敬于文静胡璐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是今年六五环境日的主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许多重要特征,其中之一就是我国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注重同步推进物质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全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一体治理山水林田湖草沙,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决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生态文明建设从认识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的变化。
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正从蓝图变为现实。
擘画美丽中国蓝图
年新年刚过,北京、河北、河南、山东等地空气质量数据纷纷爆表。那一年,中国东部平均雾霾天数创下新中国成立以来之最,陷入“十面霾伏”。
彼时,我们面临的现实是: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进步的同时,粗放的发展方式却已难以为继。
生态环境问题成为民心之痛、民生之患。如何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伟大征途中,中华民族如何永续发展?
站在这样的高度,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指明了生态文明之路,擘画了美丽中国蓝图。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党的行动纲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引人注目。“美丽中国”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远景目标。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党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不断丰富和完善。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党的十九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再次强化“增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识”。
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将生态文明正式写入国家根本法,实现了党的主张、国家意志、人民意愿的高度统一。
……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擘画长远、统揽全局,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不断丰富和完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已经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
年11月12日至1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江苏考察。这是12日下午,习近平在南通市五山地区滨江片区,沿江边步行察看滨江生态环境鞠鹏摄/本刊
扬帆千里,离不开伟大的领航者。
党的十八大以来,祖国的山山水水见证了习近平总书记心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情怀。
看山,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秦岭深处,察看自然生态,叮嘱当地当好秦岭生态卫士;赴祁连山考察生态环境修复成果,要求让祁连山绿水青山常在;眺望巍巍贺兰山,提出要坚决保护好贺兰山生态……
看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赴长江流域考察,5年时间内3次主持召开座谈会,推动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心系黄河,曾一年时间内4次考察黄河,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成为重大国家战略……
在内蒙古阿尔山林区、云南洱海湖畔、黑龙江黑瞎子岛、广西漓江……习近平总书记身体力行持续推动美丽中国建设,宣示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定意志。
年5月,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召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的原则——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
“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
“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
……
此次大会正式确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系统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把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高度。
同时,这次大会也清晰描绘出美丽中国未来的样子——
到年,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总体形成,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根本好转,生态环境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
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全面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环境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实现,建成美丽中国。
年4月26日,人民大会堂。
“总体上看,‘十三五’时期是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成效最大、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发展最好的五年,为‘十四五’时期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探索积累了成功做法和经验。”受国务院委托,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当天向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报告生态环境保护的“成绩单”。
这是一份可圈可点的绿色答卷——收官之年,“十三五”规划纲要确定的生态环境领域9项约束性指标和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任务超额完成。
雾霾更少,空气更清新。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87%,超过“十三五”规划目标2.5个百分点;PM2.5未达标地级及以上城市年均浓度达到37微克/立方米,累计降低28.8%,超过“十三五”规划目标10.8个百分点。
碧水更多,水质更优良。地表水Ⅰ至Ⅲ类水质断面比例由66%上升至83.4%,提高17.4个百分点,超过“十三五”规划目标13.4个百分点;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由9.7%下降到0.6%,降低9.1个百分点,超过“十三五”规划目标4.4个百分点。
污染更少,减排更有效。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较年分别下降25.5%、19.7%、13.8%、15.0%,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较年降低18.8%,均超过“十三五”规划目标。
拥有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想,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清新的空气、洁净的水源、肥沃的土壤值多少钱?
1.6亿元。这是位于浙江省丽水市山区一个普通村庄生态系统的生产总值。丽水市遂昌县大田村成了首个进行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的村庄,为当地村民的生活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变化。
坐拥绿水青山的丽水,不断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将山水资源转化为生产要素,助力当地经济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考虑,近年来,我国下大气力推动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逐步成为沿江省市的共识,日益深入人心。一些地方加快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让保护修复生态环境获得合理回报,让破坏生态环境付出相应代价。
今年一季度,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以全国21.5%的面积、42.9%的人口,创造了全国46.5%的经济总量,经济总量占全国比重较年一季度、年一季度分别提高0.8和1个百分点;长江干流水质继续保持为优,谱写着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篇章。
长江的发展是一扇窗,照清了中国这个拥有14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的巨大变化。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是一场发展观的重大变革,是我们坚定走上生态文明之路的切实行动。
生态环境问题归根结底是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问题。改善生态环境质量,需要改变传统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必须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保护的引导和倒逼作用,以持续改善环境质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福建省三明市本是个重工业城市,尤溪、将乐、建宁等地的矿藏资源丰富。如今,被誉为“中国绿都”的三明,成了“网红”城市——当地封停无序开矿点,推进用清洁工艺、环保技术等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并大力培育森林康养、休闲旅居、医养结合等新业态,以“林深、水美、人长寿”的亮丽形象,吸引着越来越多人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37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