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境四川走进上帝浏览的花园木

救助贫困白癜风患者 http://nb.ifeng.com/a/20171201/6196943_0.shtml

在藏语中,木里意为:“美丽、辽阔、深远”

木里藏族自治县位于凉山彝族自治州

地处四川省西南边缘

东接冕宁,南依盐源

西南分别与云南省丽江市宁蒗彝族自治县

玉龙纳西族自治县

以及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相连

西部至北部依次和甘孜藏族自治州

稻城/理塘/雅江/康定5县市接壤

东北部隔雅砻江同九龙县相望

全县总面积平方公里

为凉山州面积最大的县

木里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

地理构造及位置十分特殊

地壳运动较为强烈

褶皱、断裂构造十分常见

山体形状瑰奇壮丽,令人心驰神往

大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之意

木里县城全景(图源:

褚作远)

这里的景色原始野性,既有遗世独立的惊人美景,又有桀骜不驯的野性世界。

秘境木里(图源:

褚作远)

1

历史文化

01

木里喇嘛王国

新中国成立前,木里由喇嘛统治,政教合一,等级制度森严,在原始的母系氏族社会体系下,实行与“摩梭人”一致的走婚制。女性掌管家中事务,家庭成员由母系族人构成。父亲作为另一个家庭的成员,只有夜幕降临才能过门,黎明便要踩着晨曦离去。

洛克拍摄的木里王彩色照片(图源:

国家地理中文网)

洛克途径木里王国时甚至与国王进行了友好会晤,木里王从洛克那获取了外部信息,并赠予洛克一只“金碗”作为回报,洛克则将所见所闻尽数记录在日记中。

洛克与“木里王”合影(图源:

国家地理中文网)

洛克与随从在”木里王国“”考察(图源:

国家地理中文网)

洛克考察队途经藏区“伸臂桥”(图源:

国家地理中文网)

神秘的木里王国存续了两千余年,最终还是消逝在历史长河中,是中国最后一个消失的古王国。

木里国王的卫兵(图源:

搜狐网)

从古至今,木里便与盐源关系密切,曾经作为盐源土司所管辖的木里,如今是四川省唯一的藏族自治县,同时也是全国仅有的两个藏族自治县之一。

洛克沐浴在泸沽湖的阳光下(图源:

国家地理中文网)洛克在丽江玉龙雪山脚下的住所(图源:

国家地理中文网)

从年到年,木里境内居住民族数由11个民族增长至21个,藏、彝、纳西、苗、蒙古等各族人民在此安居乐业,和谐共存。

木里民族风情(图源:

必应)

02

洛克之路

美籍奥地利探险家洛克(Joseph·Locke)

曾沿木里-稻城-贡嘎-横断山区的线路

窥探隐匿在山高水险中的原始秘境

身穿藏袍的洛克(图源:

文史控)

木里王国——“上帝浏览的花园”

旖旎风光惊艳了那段黑白岁月

洛克在中国境内的考察路线图(图源:

国家地理中文网)

龙应台曾说

一个人走路,才是你和风景间的单独私会

洛克拍摄的滇西北梅里雪山(图源:

国家地理中文网)

洛克当年走过的路

至今无法通车

足见路线之曲折

若无洛克,则无“香格里拉”,亦无稻城亚丁

洛克拍摄的稻城亚丁“央迈勇”神山(图源:

国家地理中文网)

03

利加咀母系部落

木里无疑是一个神秘的地方

“中国最后一个母系部落”——利加咀村

就坐落在神秘而又美丽的木里

独特的母系文化使得无数人类学家

争相前往探秘这个

仅存于世的母系部落

利加咀母系部落全景(图源:

搜狐网)

利加咀村建筑风格为传统的木屋,房屋皆用圆木或方木垒墙,连房顶都是用木头盖的,摩梭人特别注重火神,与当地的建筑很有关系。房子结构为传统的四合院,三面为两层建筑,祖母屋多为一层。一般女孩子住楼下,男孩子住二楼。

利加咀母系家族(图源:

搜狐网)

而世世代代生活在利加咀村的摩梭人,也一直过着男耕女织的生活。他们深居简出,自给自足,已然像隐士一般,遗立世外。

利加咀母系部落女人(图源:

搜狐网)

而摩梭族人家家户户都建有堂屋,供奉着佛龛,并在墙上绘有精美的壁画,家中条件越好的,往往堂屋也修建的越豪华,壁画也越发精美。

利加咀村民俗——杀年猪(图源:

搜狐网)

如今的利加咀村虽然已经与外界相连

但是他们的传统依旧不变

就仿佛世外桃源般“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不管外界变化如何

利加咀村的摩梭人依旧保持着他们传承千年的文化

静静的生活在木里这片湛蓝的天空之下

04

俄亚大村

俄亚大村航拍全景(图源:

航拍四川)

俄亚大村位于木里县俄亚纳西族乡

地处木里最偏僻的西南边陲,四面环山

金沙江、无量河、东义河,三水盘旋缠绕

是为“鸡鸣两省五县,犬吠三川群峦。”

俄亚大村全景(图源:

褚作远)

俄亚大村保留着完整原始的建筑群

住房傍山而建,连成一片,巍为壮观

遂有“漓江看古城、俄亚看古寨”的说法

俄亚大村纳西族原住民(图源:

褚作远)

秋收时节的俄亚大村(图源:

五彩凉山)

在与世隔绝的状态下

俄亚大村几乎保留了所有纳西族遗俗

因而被称为“纳西族原生态文化留存地”

农耕时节的俄亚村(图源:

必应)

未完待续~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4261.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