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汁原味的袖珍古镇,被称做河边一只
嗨,我是西江悦鱼,喜欢一个人发呆,看书,行走。让我们一起去山水田园,烟火市井里,体验红尘的活色生香,感受一样或者不一样的百态人生。
之前介绍过被称为“山顶一只船”的罗城古镇,这个在国外被称作“中国的诺亚方舟”的特色古镇,引起了很多读者朋友的兴趣。
有网友私信我说,罗城古镇还有一个姊妹古镇,同样是在犍为县,叫做“河边一只船”。
沐溪河由西南向东北方向流淌,经过铁炉镇转了一个弯,与兴隆溪汇合后继续向前流入岷江。
铁炉古镇就建在沐溪河与兴隆溪交汇之处,三面环水,船头,船尾,船舱,船桨齐全,所以铁炉场也被叫做“河边一只船。
为什么会有铁炉这个奇怪的名字呢?据说早先的时候,有一位手艺高超的铁匠师傅在这里开炉打铁,他打出的农具质量好,很好用,使用过的百姓口口相传,铁匠师傅的农具远近闻名,周边的老百姓都跑来买他的农具。
随着铁匠生意的红火,越来越多的铁匠铺在这里开张,据说最多的时候达到了上百个。这些铁匠师傅合伙出钱修了老君庙,祭拜铁匠祖师,老百姓习惯性地把老君庙叫做铁炉庙,这个地方也跟着就叫铁炉场。
《犍为县志·杂志》里的记载着不同的说法,明代隆庆5年(年),当地修建岩泉寺的时候发现了一块黑色的大石头。这块黑色的大石头,露出地面有五尺高,直径也有五尺左右,一眼看去很像一座铁炉,于是当地的老百姓,就把岩泉寺叫做铁炉寺,把这个地方叫做铁炉场。
铁炉场最初修建的历史,找不到文字记载。只能根据这里遗存下来的古建筑推断。按照岩泉寺的修建时间计算,到今天铁炉古镇已经有多年历史了。
山区地带多半都是山高路陡,交通非常不方便。走过古驿道的朋友就知道,空手走都非常吃力,就不要说运送货物了。
所以才有了沿河一些水码头的兴盛发达,铁炉镇也是因为这样而繁荣起来的。
从清代到民国,这一带的茶叶,生姜等土特产,转运的盐巴,丝绸,木材,百货等从沐溪河出发,运往乐山,雅安,宜宾,重庆等地方。铁炉场成了这一带小有名气的货物集散中转地,每天都是船来船往,操着外地口音的客商在这里频繁出入。
铁炉古镇不大,老街的长度只有大约米左右,宽度大约是50米左右,所以有人把这里叫做“袖珍古镇”。
罗城古镇最为出名,最典型的建筑就是他的船型街,也就是凉厅子。
铁炉场同样有凉厅子,老街同样是两头窄中间宽,同样是小青瓦木结构,同样也是按照船型结构来修建的,宽阔的外檐伸出来,夏天不晒太阳,雨天也不会把身上打湿。
赶场天的时候,凉厅子下面就摆满了各种各样的货物,小小的老街上人潮拥挤,熙熙攘攘。
街上的老人说,铁炉场原来的古建筑有五宫,七寺,五庙,可惜到现在全部都没有了。
禹王宫修建于清嘉庆十四年(公元年),解放后被改成了学校,躲过了破四旧的疯狂年代,但在年铁炉中学在清除危房时还是被拆掉了。
铁炉场以前有9座石桥,现在只有从北边进入老街,还有一座单孔石桥,是清嘉庆二十五年‘公元年)修建的。
铁炉场民国时期的本地文人,搞了一个铁炉八景:朝阳春晓,高峰耸翠,琵琶映月,渔村唱晚,圣岭莲花,古动观瀑,凉亭幽谷,鲨鱼鼓浪。因为山水清幽,所以他们称为“小漓江”。
铁炉古镇位置比较偏僻,有很多人根本不知道,这里也很少有游人来,所以它也就更加自然,宁静,更多的保留了原有的生态和民俗。适合喜欢清静,偏爱原汁原味的朋友。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43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