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抄假面的自白
三岛由纪夫”毁灭美学“发端制作
我发觉我和三岛由纪夫的许多心理活动是极其相似的。虽然我一个思想平庸的普通人没有什么资格与这样一位优秀的作家相提并论,但在阅读的无数个瞬间,我都会被击中:原来我心里的情绪可以这么表达出来。
我不曾了解他,但在读他写的书时,便隐隐觉得他很可能死于自杀。后来,在查阅百度百科他的资料时,我打开了导览菜单,既惊讶又平静地发现了在生平资料中的"自杀"二字——惊讶于他真的把自己对于死亡的态度付诸于行动,平静于我的"猜测"果然是真的。
有的读者可能不会很喜欢他细腻的文风,也或许会觉得一些看似“莫名其妙”的细节描写和心理刻画仅仅是华丽的辞藻。但,也许是因为我有过一些能引起类似情绪和思考的经历,便能对他细致微妙的描写产生强烈的共鸣,甚至有渴望同他交流相同感触的冲动。
羸弱的少年,厌恶自己身体的虚弱和性情的懦弱。他爱慕身体强健的男性肉体,而因此产生复杂羞愧的情绪。后来,他爱上纯真的少女,却又无法面对自己无法产生欲望的身体。和她的分离一面令他解脱,一面令他痛苦……
《假面的自白》原名其实是《假面的告白》。三岛由纪夫曾强调,书中主人公并非自己本人,但有人发现他和精神科医生的治疗过程中,曾坦言除了一些行文改动外,此书的主人公就是自己本人。由此,告白更正为自白。
l一些深深触动我的句子,暂时没想好该如何分类
别人眼里属于我演技的东西,对我来说反倒是追求归返本质的表现;在别人眼里属于我天生的东西,恰恰是我的演技。
爱是相互的作用,你向对方要求的,也就是对自己的要求。
或许缘于自己生性懦弱,我所有的喜悦都会掺杂不祥的预感。
让我着迷的不是"获得"的欲望,而仅仅是纯粹的"诱惑"本身。
l对于人生的态度
我现在厌倦的,明明是自己人生的一部分,我却还浑然不知,以为自己厌倦的是梦想而非人生。
我被催促着走出的人生,是走出自己的人生吗?
l对于死亡的态度
我对空袭的恐惧倍于常人,但又对死亡的来临怀有一种甜蜜而迫不及待的期待。未来于我是一种很重的负担,人生从一开始就用一种义务观念束缚着我。我明知自己不可能履行义务,而人生却又因此对我严责。我想,倘若用死来让这种人生扑落空,肯定会很轻松吧。
l对于男女恋爱关系的态度
即使没有别离,男女关系也不可能一直停止在某种状态而不变。这是一种令人窒息的觉醒。为什么不能就这样过下去呢——这个少年时代就被问过无数遍的问题有冲到了我的嘴边——为什么我们一起被赋予了这么变态的义务,必须破坏一切,改变一切,把一切都放到流动的过程中去呢?如此极端令人厌恶的义务,难道就是世间所谓的“生”吗?
一个人在爱情中的力量,完全取决于他的惩罚能给恋人造成的不幸程度。
(原句是作者从一位法国作家散文集中的,我做了一点改动。)
l有关痛苦
意外的是,我所惧怕的日常生活迟迟没有开始的迹象。这是一种内乱,令人觉得人们得过且过的程度比战时更甚。
曾将大学校服借给我的学长从军队回来了,我把校服还给了他,于是我一时陷入错觉,觉得自己似乎从回忆中,乃至从过去的生活中解脱了。
妹妹死了。我因知道自己还会流泪而感到一阵肤浅的安心。
真正的折磨只会徐徐而来,就像肺结核,自觉症状发生时则已病入膏肓。
我的内部有某个东西被残酷的力量撕成两块,就像雷电劈裂了活树。我听到自己至今殚精竭虑营造的建筑物轰然倒塌的声音,好像看到了自己的存在刹那间被一种可怕的空缺所替代。
l他描述自己的生活状态
刚好进入了文官录用考试的迎考期间,使我尽可能地埋首于枯燥无味的复习之中,身心都得以自然而然地远离那些折磨自己的事情。但这只限于最初的阶段而已,那晚之后的无力感渗入生活的每一角落,我接连数日因内心的郁闷而什么事都不能做。我觉得必须向自己证明某种可能性,而且这种念头与日俱增,以致觉得不如此将无法再活下去。
我乐于把被动的用功和被动的生活方式强加于自己。
接着的一年时间,我是以暧昧的乐天心情度过的,泛泛地学习法律课程,机械地上学和回家。我不打听任何事情,也无人为我倾听。我学会了年轻僧侣那种长于世故的微笑。我感觉不到自己是活着或已死去。
l这个情景过于似曾相识,以至于我曾怀疑这句话不是来自三岛由纪夫之书的摘抄,而是我哪日在睡梦中恍惚在电脑上打下的字句
春天来了。我平静的外表下积蓄着狂躁,觉得挟带沙尘的强风象征着季节本身也在与我为敌。汽车从我身边擦过时,我会在心中怒吼:“为何不把我碾死?!”
l当他同遥远的离人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重逢……
一个阴郁的梅雨天下午,在平常很少涉足的麻布町办事并顺便散步的时候,身后突然有人叫我的名字,那是园子。我回头认出她时,并不像在车上把别的女人误认作她时那样惊愕。这次偶遇极其自然,我觉得自己能够预知一切,似乎这一瞬间我在很久以前便已知悉。
这是一篇摘抄,算是以比较工整的形式对书中的部分句子进行记录吧:)
推荐译本:漓江出版社竺祖慈译
chuochuobear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10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