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观察从观山水看山水观新华社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篸”;
“千峰环野立,一水抱城流”……
古往今来,赞美桂林山水的诗词歌赋,不胜枚举。
桂林山水,中国山水的典型代表。
4月25日下午,正在广西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漓江阳朔段,实地了解漓江流域综合治理、生态保护等情况。
新华社记者申宏摄
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堪称甲桂林。今天的漓江阳朔段,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一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景象。
中国文化历来有观照山水、寄情山水的传统。在山水之间,我们的先人体悟着什么是“道法自然”“天人合一”。
看山、看水、看中国,是习近平总书记国内考察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个多月前,考察福建,第一站,武夷山;再往前,在陕西,看秦岭;在甘肃,看祁连山;在东北,考察查干湖……
长江、黄河,上游—中游—下游。总书记一路走、一路看,思考保护母亲河、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大计。
山水不仅是山水,更关乎“国之大者”。
1.根脉
“保护生态环境,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系统观念贯穿始终。
两个“生命共同体”,生动地诠释着这种系统观念——
一是“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
二是“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
“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生态系统。排在最前的“山”和“水”,是这个生态系统的根脉。
马克思认为,“人靠自然界生活”。大自然孕育抚养了人类,如果自然遭到系统性破坏,人类生存发展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看山、看水,着眼的不仅是山水,更是整个生态系统。
重视山水、保护山水,最终的落脚点是“人”。
2.文明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总书记为何把生态环境和文明兴衰联系起来?
这源于历史的启示。
从世界历史看,四大文明古国——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古代印度、古代中国,均发源于森林茂密、水量丰沛、田野肥沃的地区。生态环境衰退,特别是严重的土地荒漠化,导致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衰落。
从中国历史看,奔腾不息的长江、黄河,哺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在生态衰退导致文明衰败方面,我国古代一些地区也有过惨痛教训。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生态环境,不仅关乎生命存续,也关乎文明传承。“中国山水”治理保护得如何,关系到中国的国际形象,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
由此我们更能深刻理解,总书记讲的“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的深远意义。
3.政绩
令外人艳羡、当地人骄傲的桂林山水,也曾一度遭遇“危机”。
这次考察调研中,总书记在阳朔县漓江杨堤码头听取了漓江“治乱、治水、治山、治本”相关汇报。他指出,最糟糕的就是采石。毁掉一座山就永远少了这样一座山。全中国、全世界就这么个宝贝,千万不要破坏。
新华社记者鞠鹏摄
“再滥采乱挖不仅要问责,还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语重千钧。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倡导“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决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但在一些地方、一些领域,破坏生态环境问题尚未完全杜绝。
就在这个月,第二轮第三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对一批典型案例进行集中公开通报;再往前,秦岭违建别墅案、祁连山生态破坏问题、敦煌毁林事件……一些典型个案引发社会广泛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48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