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与沈培的赠字缘

沈培是谁?

沈培头又是谁?

老培头又是谁呢?

沈培与沈从文是什么关系?因为我在上海一次拍卖会上偶然见到一批沈培收藏的沈从文书法,不禁好奇起来。这些书法内容可能还失收于沈从文全集,为此我一直寻找到沈家长子龙朱先生处,后经确认,是一位住在香港的漫画家,而且曾给龙朱家寄过贺卡,上面的落款即“老培头”,还有一枚印章也是一个无发脑袋的侧写,非常形象。

年的沈从文。龙朱绘

这次拍卖中,有17件沈培旧藏作品,其中不乏叶浅予、黄苗子、陆俨少、周昌谷、黄永玉等名家作品,还有沈从文的一批书法作品。一共有四件,章草诗词,洋洋洒洒,有的还附上释文,别有意味。

沈培自制贺卡呼吁环保

有一幅较大的诗词书法,写的正是沈从文自己的旧体诗,一共有三首,上面还有增加字句和修改的痕迹。“巍巍含鄱口,列岫一线青。山鸟歌木末,山泉鸣玉筝。五老背可蹑,长岭势若崩。一径缘幽谷,松竹各争荣。远浥鄱阳湖,烟波十万顷。朱明争原鹿,友谅此成禽。铁戟沉沙久,鼙鼓仿佛闻。谣传王母鞋,一掷在湖心。至今泊渔舟,千帆跃锦鳞。”这首名为《庐山含鄱口》的诗是沈从文于年12月创作于江西途中。

“诗人喜幽独,拄筇乐攀登,不辞跋涉苦,还惊老眼明。山泉鸣玉磬,夭桃迎早春。眷眷如有怀,妩媚自成妍。清琴鸣一曲,浊酒再酌斟。缅怀庐山会,难觅栗里人,时遇共寂寞,生涯同苦辛。两贤不并世,各保千秋名。佳诗亲人民,人民怀念深!”这首诗则是沈从文游览庐山时的慷慨心情,名为《庐山花径公园传唐白居易吟诗处》,同样是沈从文在年底游览江西时所写。两首诗都与历史典故有关,前者为陈友谅和朱元璋大战时遗迹所在,后者则是白居易和陶渊明赋诗所在,而且陶渊明是被贬官至此的。

“赣州古名郡,万屋栉比连。八境扩游目,思古慕前贤。遥接郁孤台,缅怀辛幼安。节麾拥万骑,横江多楼船。旌旗耀云日,精甲足壮观。方期复中原,血战龙蛇翻。王命停征伐,轻裘赴市廛。举觞乐父老,同歌大有年。玉虹来天外,笔立大江边。藉之抒壮怀,佳句至今传。历时八百载,城陴尚完坚。登高多古意,风铎鸣悠然。巍巍崆峒在,江水碧接天。双流汇合处,千帆自往还。”这首《赣州八境台》,则是沈从文于年春创作于江西赣州名胜八境台,同时还有一首《游赣州通天岩》,诗中延续宋代伟大词人辛弃疾的千古绝唱《菩萨蛮》气息,一气呵成,境界壮阔。这首诗,沈从文在75岁时曾抄写出被董桥先生所收,董桥给出的评语是“顺笔顺心”、“自然峭拔”。

这三首诗落款为“赠沈培家兄,沈从文于北京,时年七十有四。”

七十四岁的沈从文正在忙于中国古代物质史研究和写作,尤其是那部《中国古代服饰史》,可惜这一年关心此作的周恩来总理去世,使得沈从文大为遗憾,他还亲自去参加了遗体告别仪式。这一年年初,沈从文与黄永玉同去画家吴冠中家中,后即寄了书法给黄永玉,这里即有赠同姓沈氏的“老培头”书法的因缘。因为我在沈培先生的著作中发现了相关线索。

沈培的书《孤山一片云》,文章短小精悍,幽默十足,有时辛辣,有时温馨。其中一篇《大梨》写道:

“一九七三年,京新巷,永玉先生家。有人敲门。‘爷爷来了,坐、坐。’黄先生说,是沈从文先生,黄先生介绍我认识。第一次见面。他个子不高,瘪嘴,眯眯笑,慈祥如老太太。他解开手帕包,一个大梨,大极的大梨,给黑蛮的。

晚饭罢,由我陪送从文先生去公交车站。”

沈培作品《孤山一片云》

短短几行字,就把场面写活了。黑蛮则是黄永玉之子。沈培说后来他每每读到如《湘行散记》那么好的文章时,眼前浮现的都是那个大梨的形象。就这样,沈培与沈从文算是认识了。

那么沈培是谁呢?

这里有沈培本人自己的介绍:原名沈培金,一九三四年正月初三生于杭州。从小学到初中,一直到杭州解放。后入杭州艺专五年,也就是后来的中国美术学院。再后来被分配到上海新少年报社,从事美编工作,工作二十六年后,于年移居香港,继续从事报社工作。后定居香港。

沈培常常来往的画家中有韩羽先生,两人书信来往,畅谈艺术感受。韩羽介绍沈培时提到了当年在《中国少年报》连载的连环画《小虎子》,可谓红火一时,作者就是沈培。也就是说沈培是一位漫画家。他自述,年,叶至善先生嘱为《小布头奇遇记》做插画;年,孙幼军先生请他为《小布头奇遇记》做插画。可谓巧矣。

《小虎子》漫画集封面

在沈从文题赠沈培的书法作品中,有一幅较大的自作诗作品:“朔风摧枯草,萧萧斑马鸣。老骥伏枥久,千里思绝尘,本非驰驱具,难期装备新。只因骨格异,俗谓喜离群。真堪托生死,杜诗寄意深。间作腾骧梦,偶尔一嘶鸣,万马齐喑久,闻声转相惊!枫槭啾啾语,时久将乱群。天时忽晴朗,蓝穹卷白云。佳节逾重阳,高空气象清,不怀迟暮叹,还喜长庚明。亲旧远分离,天涯共此星。独轮车虽小,不倒永向前。绿树茸茸山鸟歌,溪山清润秀色多。船上华猪睡容美,岸边水牛齐过河。穆王西游忘归久,八骏散辔碧潭滨。千峰铁色如奔赴,谷中青鸟自呼名。六三桂林漓江中游小景及名迹墨岩。”

这是沈从文于年10月份去广西桂林考察当地工艺美术时所创作的诗歌。落款为“乙卯冬,从文书于新窄而霉小斋乱稿堆中,奉沈培家兄两正,诗书不乞遣,但且博一笑而已。”年写于京城,用的是红底笺纸,好像是自己手打的竖线。同时还有另外纸张附注:“给沈培的,此小幅纸面虽不大,似乎还看得去,最好将此赎回上次草草写的直幅。”

“永玉:此一幅似乎是近十天来写的最得心应手,望便中一转。最好将日晚去你家中,写的赎回。从文。”

可见沈从文对于送给别人书法非常认真,觉得上一次写得不是太好,就让黄永玉把新写的转送去,而把原来的“赎回”。

还有一幅陆游的词也写得潇洒可观:“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乙卯初冬,为沈培家兄书于长安街京新巷,弟从文时年七十进四。”长安街京新巷似乎是黄永玉先生曾经住过的地方,常常有画作落款此地。

还有一幅最为特别,诗文为七言绝句,但书法写得非常草,简直有点狂草的意蕴了,就连沈从文自己都在题跋中说“极龙飞凤舞之妙”,拍卖行也没有给出释文,笔者试着辨认:“赤山树头霜叶红,清波川前求浮空。高僧说法鱼龙听,尽在莲舟一叶中。东林月上明于烛,花气书声度深竹。古川松老鹤来双,虚牖云凉人讣独。”

这幅应该是沈从文全集中失收的原创作品。而且作品旁还有款识,字迹极小,很难辨认,根据拍卖册上释文:“赠沈培、上官碧学。此解故脚,辛亥时则称‘文明脚’,行家一望而知也。比张东海还多故作气。然仍比秀才气似乎略有新意。若被倒挂起来,说不定被假分。客以为极龙飞凤舞之妙,大有可张也。若款落为‘溥仪’,必更易为斯家看中也。”

这个落款中有一个怪人张东海,即明代的书法家张弼,以取法张旭的狂草为著,尝自言:“吾书不如诗,诗不如文。”世人称其:“工草书,怪伟跌宕,震撼一世。”张东海常常在醉酒后挥毫书写,而且出品恣意潇洒,人称“张旭复生”。从这个典故可知,沈从文先生在书法上还是很专业的,而且在写作之余仍希望在书法上有个小小追求和大进步。

再回头说到黄永玉与沈培的交往,在此次拍卖会上也有几幅黄永玉赠给沈培的书画,《饮酒图》《兰花图》和草书两幅,其中题跋:“与培金弟论交近四十年,复于海隅朝夕相见乐陶如昔,上苍有眼也。”这一年是年。

黄永玉绘画兰花图

沈培在回忆黄永玉的文章中提及,年,夜访黄永玉于北京京新巷小屋子,“他抽着烟斗,看着挂在墙上的画,招呼我自己倒茶。

是一张唐德懿太子墓的仕女石刻碑拓,神品!

我走近看裱在拓片上方的题跋,赞评此拓片如何如何了不得。后题:黄永玉暂存。

问:‘是人家借你看,要还的?’

‘不,送我的。’

‘那为何写暂存?’

‘我不是要死的吗?’”

这样的生活场景的描述,可以想见出一位漫画家的内在幽默。再补充一点,沈培的朋友圈里不只有黄永玉、沈从文,还有黄裳、周昌谷、韩羽、汪家明等文化人士以及天地出版社的副社长吴鸿先生,沈培的《孤山一片云》就是吴鸿出版的。年,这位出版界人士已经病逝,看沈培先生这一年在新出版的《散叶集》上签名落款在杭州钱塘江畔生活。

说到出版,沈培的一本出版于年的《小无知游“幻想农场”》已经被炒到千余元一本,当然其中的画面实在是值得一看的。

沈培漫画作品

(责编:孙小宁)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833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